重点学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重点学科

 

基础医学院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学科带头人

获批时间

备注

1

浙江省第五批高校重点学科A

生理学

龚永生

2008

省级

2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

基础医学

龚永生

2012

省级

3

温州市重点学科

病原生物学

张丽芳

2009

厅局级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生理学   

    生理学科是我校多年的重点学科,生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与我校的发展定位密切相关。最初生理学教研室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医学本科生的教学任务。随着我校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医学学科为特色,医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生理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教学和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从单纯的医学生理学扩展到运动生理学、植物和海洋生物生理学等领域,形成了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医学与理学相互融合的新的生理学科模式。人员除生理学教研室外,低氧医学研究所(肺心病研究室)、高血压研究室、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室和运动人体科学系等列入其中,涉及不同的专业,这有助于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更加深入地进行生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本学科依托省级“机能实验教学中心”为主要的教学科研基地,中心拥有面积为5000m2的实验室和总价值壹仟多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这为我校生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迄今,教学科研方面均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科研及教学成果:自2004年以来,共获得各类科研课题80多项,合计经费400多万元;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0篇,共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教学方面亦硕果累累。1人获浙江省教学名师称号,医学机能学教学团队获省级高校教学团队,6人次参编了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理学》,主编/副主编了各类生理学科教材20多部。注重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创新培养,获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10余项,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课6项。重视教学改革的研究,获各级教改课题30多项,其中浙江省新世纪教改课题2项。

    生理学科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充满朝气的科技队伍。现有的42名教学科研人员中:教授9人,副高职称14人;博士学位18人,硕士学位14人;45周岁以下的人员占81%,平均年龄37.3岁;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3人;省级“151”人才10人。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肺循环调节与低氧生理学

2、高血压与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机制

3、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

4、运动生理学

学科负责人:

龚永生教授

 <<返回顶部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在原有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和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基础上,2011年基础医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增设法医学、放射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并自主设置了医学心理学、医学生物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本学科点人员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学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组成,形成了人员、学科交叉组合趋势。随着我校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医学学科为特色,医学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基础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基础医学主干课程基本上已是省级精品课程和/或重点教材,在继续巩固教学效果名列前茅的同时,加快了科学研究的步伐。鉴于医学研究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从单纯的以二级学科点为研究方向已不能满足需要。为此,我们以疾病、系统、器官为主线,打破学科间的界限,集中力量发展优势研究方向。在人员组成上,淡化原来教研室的行政观念,以研究所(室)的形式,使相同(近)的人员组合在一起,同方向的人员涉及不同的专业,这有助于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系统深入地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从而有利于该方向的发展。已形成了生理与病理结合、基础与临床贯通、医学与理学相互融合的新的基础医学研究模式。

四个研究方向的特色、发展前景和主要目标思路。

1、肺循环调节与低氧医学:该方向可追溯到1978年成立的肺心病研究室,人员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组成。1982年获首批内科学(呼吸)硕士学位点。一直到本世纪初该硕士点才转到附属医院管理。但肺心病研究室一直留在基础医学院,并且至今还招收内科学研究生。现仍保持人员组成的特点。目前主要从事:①肺循环调节机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与防治机制;②间歇低氧动物模型的复制与相关仪器的研发。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发了符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理生理改变的间歇低氧动物饲养舱,获发明专利3项;③首次提出神经导向因子参与肺动脉高压血管和气道的重构是新的增长点。今后目标是在低氧医学转化领域取得突破,以期获得对低氧损伤认识的新学术见解和能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2、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主要研究:HPV、EBV、CT结构及外膜蛋白的结构、免疫学活性及效应关系;HPV的结构蛋白L2和E7蛋白及EBV LMP2蛋白血清学诊断试剂;广州管圆线虫、弓形虫等重要致病寄生虫发育生物学与宿主调控相关性及免疫诊断试剂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相关肿瘤的防治研究方面,已经具有较厚实的基础积累;在国内外首次证实了福寿螺为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自主研发的广州管圆线虫免疫诊断试剂,为防治2006年夏季北京市爆发广州管圆线虫病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方面迈出步伐。

3、皮瓣的血管形态学与微血管灌注成像:该方向在皮瓣的微血管造影与3D可视化,皮瓣血流皮窗直视术方面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下一步目标是:在皮瓣的血管形态与功能研究方面,争取实现由平面解剖向立体解剖、由静态解剖向动态解剖发展的理想模式。

4、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及防治:已在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后将着重于从临床实际出发,探讨心肌细胞、动脉平滑肌细胞在不同异常环境下(如缺血、心肌肥厚、心律失常等)心肌细胞反应的变化以及细胞适应和损伤保护的分子调控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寻找新靶点提供线索。

基础医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主干学科,不断提高基础医学学科的整体水平,夯实基础医学将有助于医学整体学科的发展。通过重点学科的建设,将进一步发挥基础医学学科所具有的基础理论扎实、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学科优势,为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返回顶部


 

温州市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

本学科一直围绕着病原生物学发病的分子机制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根据我国和浙江省的发展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应用基础和开发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学科带头人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一、主持承担多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形成了优势特色学科:本学科承担了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逐渐形成了特色的研究方向。结合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分别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省厅和市级科技进步1~3等奖等8项。目前,已申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7项。本学科已在肿瘤相关病原免疫生物信息学领域研究,形成了自己优势特色,并具有一定的学科影响力。

二、拥有在本学科领域理论与技术基础扎实、颇具竞争力的创新学术团队:本学科的科研团队创新性强,组成结构合理,颇具竞争力。本学科现有人员30人,拥有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2个硕士点,2位博导,7位硕导,教授5人,博士7人,硕士8人。这支队伍长期从事本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备分子生物学、免疫信息学及组织细胞培养等先进技术;同时通过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癌症与免疫研究中心(CICR)等的学术交流,使团队的研究水平始终保持在国际同领域研究的前沿。

三、拥有条件先进的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及温州市给予了本学科重点支持和辅助,具备供本学科完成项目所需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及设施优良的研究实验平台,如PCR仪、多功能凝胶成像自动分析系统、高速低温离心机、核酸蛋白分析仪、2个独立超作的无菌室(1000级过滤)等。本学科所在学校的动物实验中心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动物实验室(SPF级),科研平台拥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高级生物学研究平台。为推动本学科持续稳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拥有密切的国内外合作研究关系:本团队先后与国内同领域知名的研究机构,如中国预防医学疾病控制中心(CDC),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癌症与免疫研究中心(CICR)、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媒介生物研究中心等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在资源共享、人员互派、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确保了本学科在学术交流、信息获取以及在科技攻关等方面与国际同步。

五、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好:本学科为温州市重点学科、浙江省精品课程,学科带头人为2008年度温州医学院教学名师,指导的研究生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生1人次、温州医学院优秀毕业生5人次、温州医学院毛江森奖学金1人次、 Fogarty国际培训基金资助3人次,2008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1人次,2009年浙江省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次等。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返回顶部